小巧女难少背后的“硬币两面”,聊聊冷门体育项目的生存逻辑
今天来跟你们掰扯掰扯一件事儿——那些“小巧女难少”项目的运动员,退役之后的悲喜人生。
啥是“小巧女难少”项目?通俗点儿说,就是那些冷门、小众、女子选手占多数的体育项目,比如平衡木、花样滑冰、女子体操这种。你可能平时连个比赛都没见过,更别提哪个朋友说“哎我业余爱好就是练平衡木”了。
当年,我们国家为了奥运金牌,搞了个扬长避短的战略:别去碰那些烧钱的热门项目,比如男足、男篮这些,投入再多钱也未必能打得过曼联皇马。反倒是一些冷门项目,比如女子足球,能用很少的经费搞出世界亚军的水平。这在男足这边想都不敢想,对吧?
战略是成功的,金牌刷得飞起。但冷门项目的硬伤也很明显:商业化太难。你说,篮球、游泳、乒乓球这些项目,人家退役了能开班教课,能混得不错。可平衡木呢?“来啊,教你拉拉提接毽子后手翻,报名费5000块!”大概率没人理你。
体制护航?还是金牌独木桥?
所以这些项目的运动员,职业生涯几乎全靠体制内吃饭。你要是拿到奥运金牌,那妥了,后半生安排得明明白白,进大学深造、分配工作,锦绣人生。但问题是,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到金牌啊!那些没拿到的人怎么办?这就很现实了,不是所有人都拿到金牌的。
但这话你不能摊开说,摊开了,谁还来搞体育,没有基层大量牛马,怎么出成绩?
之前,姚明搞CBA商业化,也算摸着石头过河;乒乓球那边搞饭圈文化,也算在试探。但整体来看,冷门项目的运动员退役之后,出路问题依然像一道送命题。
这里提个例子——傅园慧,那个“洪荒之力”的表情包女王。她没拿到奥运冠军,但凭借个人魅力和幽默感,一样圈粉无数,还接了不少商业代言,成为了新时代冷门项目运动员的标杆。
这说明什么?说明观众的口味变了,大家对成绩的执念没那么重了。但这条路,还是个例,并不普适。
冷门项目要走商业化,真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。体育赛事、时尚行业、传媒公司都得参与进来,给运动员们找到多元出路。不是所有人都能成李宁、刘翔,但能不能让更多运动员像傅园慧一样,靠自己的特色在赛场外也能活得精彩?
如果体育产业只是一味靠体工队“硬凑人头”,那很难长久。未来,得靠商业化这口锅,煮出一锅香喷喷的大米饭,而不是光煮一堆没下饭的“道理”。
所以,各位里屋众们,下次看到冷门项目的运动员,不妨多给点掌声和支持。毕竟,他们的努力不只是为了那块金牌,更是为了让更多人能站在赛场上挥洒汗水,不论最后能不能拿冠军。
我也希望,每一个人要对其他在这个社会上尝试打拼的人,多一些包容,多一些支持。总有人问我为啥还要看国足。是啊,为什么呢? 那不是因为我喜欢足球吗,又是中国人,就看国足了啊。
如果我们有真正的体育爱好者,从体育竞技本身的角度去喜欢体育运动,喜欢体育比赛,不但那些曾经为国争光的冷门项目运动员们也可以不再那么冷门,我们自己的生活,也会变得更开心啊!